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8 17:43:58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与整理,属于统计的内容,教材选择了的生活场景看似都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这些例题我们还真是不能在自己课堂上用,因为那不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每个例题我都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适当修改,用自己编创的例题教学,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学,效果很好。具体是这样的:

例1是做校服选颜色,我问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喜欢那种颜色的有多少人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举手,于是我在班里让学生通过举手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做统计,最后结果和课本一样,喜欢蓝色的多,但是我又引导学生想一想,体会到如果全校都订做蓝色校服也不合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是选举,主要学习数据收集与记录的方法,我们成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用投票的方法来解决,但是看看二年级的小孩子,你会感觉我们大人多么虚伪。教学这个例题,我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让学生从班级元旦演出的两个男主持人中选一人,当学校六一节目主持人,这两人是邢皓斌和王晨赫,学生一听就说,那太简单了,我们还是举手选就行,这时很多学生就在班里喊选邢皓斌。这些孩子心灵多么单纯呀,他们没有任何虚伪的掩饰,想选谁就大方地选谁。我说:那如果有的同学和他俩都是好朋友,如果选了邢皓斌担心王晨赫不高兴怎么办?没想到王晨赫说:老师,没关系,既然都是好朋友,选谁大家都不生气。

这时刘睿熙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可以投票,我让她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投票,她说得头头是道,她说我们每人拿一张小纸条,想选谁就在上面写上谁的名字,写好后把纸条教给张老师,张老师拿着这些纸条数一数,就知道他们两人每人几票了。这时又有几个学生说真麻烦,我告诉孩子们,等你们长大以后就知道了,投票用处非常大,我们今天就试试吧。于是全班学生开始郑重其事的投票,投完票,我又问学生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每人各几票呢?学生纷纷出主意,说可以把票分开数,可以画√,竟然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画正字记录,接着唱票,记录,我全部让学生操作,最后结果是邢皓斌45票,王晨赫6票,统计完后,有的学生依然感觉投票真麻烦。

孩子的心理单纯可爱,我们教材上学习的知识他暂时用不到,就体会不到它的好处,不管怎样,学生总算体会了把画正字记录数据的简洁性。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

本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其中包括了儿歌、课文、故事、古诗几种体裁的教学内容。可深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一年四季不太分明,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及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备课组尽量将课件做得更生动形象些,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们为孩子设计了许多跟春天有关的歌曲,让孩子在美妙欢快的音乐声中去体会快乐,学完《识字1》后,我让孩子们构思一幅春天的图画,在班里评出“小画家”。学完《柳树醒了》和《春雨的色彩》后,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和周末到公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从而巩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体会。在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我跟孩子们讲述了邓小平爷爷与深圳的故事及让学生们了解“植树节”的意义。学完《古诗两首》后,我就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跟家长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第一单元的教学结束了,他们画了美丽的图画,讲了春天的发现,他们还要在植树节时亲手种下一棵树,和父母一起去公园放风筝……虽然在这样一个四季不分明的城市里上着跟春天有关的课文,有些吃力,但是看着孩子能和老师一起在大自然中努力地寻找春天,我内心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孩子们懂得善于去发现了。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本模块的主题是Food. 主要语言功能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谈论有关食物的话题。它承接第二册已经学习过三餐的基础上,继续展开话题,谈论Do you want……? 主要学习Do you want some rice? Yes, please. No, thank you. Have you got chopsticks in English? 等几个句子。从食物谈到中西方食文化的一些差异。题材非常生活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在这一册中是第一单元,地位至关重要,承上启下,不仅要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复习,还要使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吃的方面都十分敢兴趣,所以本节课比较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所以关于单词的记忆需要采取在课堂上多做些复习,保证学生至少有些记忆。目前主要要求学生会读会所以听读方面操练比较多,而写方面少些,导致学生听会说中文,但看的时候就有些记不起来,所以这方面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⒈能听说读写单词:Chinese、fast food、chopsticks、difficult 、want、make,some

⒉能使用句子:Do you want some...?且能做出正确回答Yes,please.No,thank you.

⒊掌握并能运用句型:Do you want some...?

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Do you want some...?Yes,please.No,thank you.并能就食物的选择向他人提问或回答他人。

教学难点:

chopsticks、difficult的发音及新句型的运用。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以前学过的事物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其的英文,让学生即能复习知识又能被诱人的美食图片所吸引,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2、引出今天课文的新单词,带领学生读新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的学习,很好的过渡到新知识学习)

3、板书今天要学习的句型 Do you want some rice? Yes please. No,thank you.然后把准备好的食物卡片贴在黑板上,分组进行用出示的事物卡片代替rice说一说。

(突出今天的重点句子,简洁明了)

4、学习课文,听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在有老师领读,带领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听力能力)

5、小游戏,把事物卡片拿下来分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然后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把食物卡片在小组中传递,当鼓声停时卡片在谁手上就用Do you want some …?提问小组队员,被提问的用Yes please. No,th ……此处隐藏7380个字……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3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例题出示了买风筝的情境,3.5*3,对于例题,学生学的不难,算理也能理解。接着的做一做1,是笔算,整数都是一位数。做一做2的`第3题,整数是两位数,2.3*12,教材上呈现的是竖式的形式。学生基本上会做,但是课堂上我忽略了对位的问题,没有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吗?”因为此时学生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混淆了起来。当做练习的12.5*42让学生独立去列竖式时,有10个光景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对位。其实做一做是对例题的一个提升、一个补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轻易让它就这样过去,有时它也存在着新的知识点,所以要谨慎对之。

“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这一课时是教材的例题3、例题4,我觉得两个例题应合并为一课时比较合适,因为例题3小数乘小数让学生讲算理,明白怎样去算?接着做一做练习3题,例题4是选取做一做的1和3作为例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小数乘法是怎样算的?这样的安排是在学生解决了例题3,再通过3题的练习,归纳方法,因而不能割裂成两课时。另外,我觉得例题3及两个做一做的6道题目,都有它的局限性,每题所呈现的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因此,当学生在练习中做到如:4.25*2.3就不知道如何去对位了,因此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修改,把做一做一的0.56*0.04改成0.56*0.4,做一做二的0.29*0.07改成0.29*0.7。

2、对于练习中的第5题,单价1.60*7.5,让学生独立去做,有的学生略了小数末尾的0去乘,有的学生没有,我们可以让这两位学生板书,说说为什么一个要在积中点出三位小数,一个只要点出二位小数。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练习第8题,150*25.9,指名学生板书,有的末尾的0先不乘,有的乘,让他们说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出其实与整数的乘法一样,可以进行简便,把150看做15个十。再与第5题的1.60*7.5比较,说说为什么一个可以省略末尾的0,一个为什么不行?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4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通过前面对于数学和连加、连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看图用较简练的数学语言说出图中的信息,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而且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运算。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理解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题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不易忘却。因为上下车问题是典型的加减混合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始我根据这一问题创设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并展开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并解答。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图中的什么?这样学生就初步理解了意义,而且我觉得通过让学生说而且是有道理完整地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对图式加减我用了较多的时间,从动态演示到静态图,让学生说图意似乎比较难。如果根据图出示不完整地算式让学生根据图意填写完整,再来说图意,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可以过渡的平台,也许学生可以理解得更快,也可以节约一些时间用以后的巩固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三个数相加减的混合运算,但在思考练习:

65+35-35+65,很多学生看到65+35=100就,不管计算的顺序,随兴计算,从而算得0,也说明了,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多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巩固,在下节课的练习中,要多涉及这种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在这节课中,我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嘴、动脑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揭示运算顺序。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算式,有些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我就让学生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计算,而且让大家都说一说运算顺序并找出相同之处。这样就给课堂压缩了一些宝贵的时间。把这些时间用在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上,我认为比较合适。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而且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一开始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的还给了学生。

3.本节课上的节奏我觉得太慢,混合运算要求在课堂的时间内完成相对多的习题,同时在练习设计类型丰富、层次合理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也是以后上练习课时要注意到的地方。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5

本单元学习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学会从两个维度确定物体的位置等内容。应该说上下、前后相对比较简单,左右和确定位置对学生来说相对难一点。因为左右的相对性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并学会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片段一中,“上、下”位置关系学生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关键是他们能理解意思但表达不完整、不清楚。因此,要以学生的“说”来贯穿始终,如“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集体交流”等。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设计前,我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但后来我想:学生可能只是表面的感知,因此还是设计了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谈一谈等。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发现学生理解左右的概念混淆不清,于是年级组统一了标准,分为2种情况:1、如果图中画的是人物,那么以图中的人物为标准来区分左右;2、除了人以外的,如动物、形状之类的,那么以我们观察者为标准来区分左右。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